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學生閱讀心得徵文比賽 |
五年九班 9號 高瑞廷 |
書名 :人道之光─史懷哲 |
作者/編譯者 :林良 |
出版單位 :格林文化 |
出版年月:2002年8月 |
版次:初版 |
![]() |
從小就在種族與文化紛雜的環境下成長。他年少的時候便懷有遠大的志向:二十歲前要為學問藝術而活,三十歲後則要奉獻自我,服務人群。當他知道非洲原住民急需要醫生後,毅然捨棄原有的學位與財富,重新修習醫科,畢業後與妻子同住非洲,在加澎的蘭巴倫村建立醫院,為原住民義診。經過兩次大戰與種種辛苦磨難,史懷哲始終未改理想,為菲洲人民奉獻他的一切,並於1953年獲頒諾貝爾和平獎。 |
![]() |
第22頁:善就是愛護生命、促進生命,提升生命的價值。惡就是否定生命、損害生命、壓抑可能發展的生命。 第24頁:一顆樹年年結同樣的果實,但每一年都是新的果實;同樣的,一切有恆久價值的觀念,也必須不斷的在思想中產生。 |
![]() |
這本書帶領我們走近史懷哲熱愛的土地。書上詳細記載史懷哲醫生從小到大的過程,並清楚描述他的人生歷程和志向。他總是一個腳印一個的用生命的熱力在大地上耕耘,並播下希望與愛的種子。作者林良透過《人道之光─史懷哲》要告訴大家只要心中有愛,所有的遭遇都有可能曲苦轉甜。史懷哲曾經說過:「我生活的環境,在許多方面都給予我工作有利的條件,對這樣的幸運,但願我能努力去回報。」所以我現在開始也要努力的學習,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能力,將來我才能像史懷哲一樣幫助別人回報社會。 |
![]() |
為什麼史懷哲這年輕就能有奉獻自己,服務社會的心? 這讓我想到四年級國語課本裡的馬偕也是無私的對我們付出奉獻了他的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