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市北投區文化國小學生閱讀心得徵文比賽
六年三班42號 林庭羽
書名 :圖畫裡的孩子
作者/編譯者 :邱琇媚
出版單位 :桔子
出版年月:2006年10月
版次:初版
相關書訊:請寫下關於所閱讀書籍的一些相關訊息,如故事大意、內容摘要等。
這本書是紀錄作者─邱琇媚他在補習班當英文老師時,所遇到的特殊學生,她把他們課堂上發生的事、他和書中的主角─麵包的互動,一一記錄下來,也讓我們多認識了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孩子。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小孩經常是人們眼中不乖的孩子,老師心中的問題學生。上帝忘了給他們生活上的技能,卻又賦予他們依班人無法擁有的才能,另一方面又向無法自理的白痴。但是當我們願意付出耐心,接受他們的不完美,並且去發現、激發他們的特殊天份,相信他們依定能成為發光發熱的小太陽。
內容摘錄:請摘錄書中有意義之文字,條列寫下,並註明摘錄文字出自書中第幾頁。

第14頁:教學最大的樂趣及感動,並不是來自於你交到了一個天才兒童,而是你看到了這些問題學生每天的進步與成長。

第198頁:慈濟的證嚴上人說:「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小菩薩,人要懂得珍惜與感恩,日子才會過得舒服又自在。你今天能有一個四肢健全、健健康康的孩子,那就是最大的福氣了。」

個人觀點:關於這本書所陳述的故事、討論的內容、角色場景情節的安排,你的看法如何?請寫下來。

我很欣賞Angel老師的教學方式與理念,她對於學生的教學方式是屬於因材施教,而不是硬要每個學生都一樣,畢竟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特色,適合學習的方式,擁有的專長也有所不同,她讓他的學生用最適合的坐姿學習,在同時也激發起麵包的天份,她不習慣也不喜歡死板板的教學,因為他知道學生不喜歡這套教學模式。所以我覺得作者非常適合當老師,因為她總是會站在學生的立場想,也因此更加明白學生的感受。Angel老師寫的序,有一些地方讓我印象深刻「教育是一被子的事情,如果你把人家教不好,或是一個觀念教錯了,那是會害他一輩子的。」深深的覺得老師的角色真的很重要,老師說的一句話,也許是隨口說說的,但都有可能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意願。老師也要想辦法讓孩子覺得學習是件快樂的事而不是一份沉重的負擔。

討論議題:關於這本書,你想對作者說的話或提的問題是什麼?或者對於書中的內容,你想繼續探究討論的議題是什麼?請寫下來。

1. 對於注意力缺失証過動症,我們能怎麼幫助他們?
2. 如何判斷小孩是不是注意力缺失過動症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