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美食─發粄
五年五班13號蘇仁佑
民以食為天,身為臺灣三大族群之一的客家人,給人簡樸奮發的印象,這項特質也反映在客家美食「發粄」上。
客家美食「發粄」在不同族群、地方有不同的稱呼。如:澎湖人稱它為「黑糖糕」,閩南人則它稱為「發粿」。
客家人大多以種植稻米為主,並利用盛產的稻米製成了許多美食,這些米食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主要材料為「米」,而「發粄」就是其中之一。發粄除了食用的用途之外,還常在清明節或過年時祭祀用,因為「發粄」的「發」字諧音帶有吉祥、財富的意義,而成為特色美食。
製作「發粄」要準備米、糖漿、發粄粉。製作時需要先將米泡水,等待兩小時後磨成漿,將水瀝乾後,再加入發粄粉和糖,發酵後蒸熟即可食用。
發粄的外皮非常的黏稠,內層鬆軟又帶有彈性,像海綿一樣,顏色則是咖啡色偏黑。發粄在客家人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角色,蒸出的發粄若粄面隆起分裂均勻,表示「笑開」了,象徵一種好兆頭。
說到「發粄」它的口味只有兩樣不多不少剛剛好,製作「發粄」時如果添加砂糖,就是一般的口味,相反的,如果添加黑糖,當然就是「黑糖發粄」。它的形狀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方形的,一種是圓形的,如果裝在不同形狀的容器中,就會變成各式各樣的發粄。
現今發粄在原有的傳承之外,還出現了芋頭粄、南瓜粄、地瓜粄等。這些新素材,更進一步擴增了客家美食的「粄」圖,它新添的風味足以吸引年輕族群的喜愛。
客家人生活的智慧,與勤勞刻苦、節儉堅毅的特質,讓客家文化源遠流長。發粄是幾百年前客家祖先留下的傳統美食,西方的蛋糕能傳到東方而廣受歡迎,可見我們東方的發粄一定也能推廣到西方,讓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吃到客家人的「發粄」,品嘗古意濃厚、樸實不花俏的發粄,感受客家精神和文化風情。